伟大的科研突破几乎从未离开过先进精密的实验仪器的“陪伴”,“大科学”时代的开启也伴随着精密仪器的“横空出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近日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丁洪阐释了精密科研仪器对于科学研究不可替代之“重”。
从400年前伽利略开启了近代实验物理之门,实验物理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引擎之一,也吸引了无数有才华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一领域中。丁洪梳理1954年到2013年近60年来的诺贝尔奖发现,共有41个奖项涉及到实验物理,其中38个奖项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先进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手段取得,“只有3个例外”。而在这38个奖项中还发明了13项新的仪器,包括三极管、气泡室、激光、全硒技术、电子显微镜、中子散射谱仪等。
“重大突破离不开科研仪器的先行”,然而,中国很长时间在仪器方面做得仍不足,“设备使用起来尚存很多问题,关键是要提高设备使用率,从而了解哪些地方需要维修,把它做好。”
丁洪透露,目前,中科院正在计划建设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已有意向选定北京雁栖湖经济开发区南面的地块,用于建设北京先进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数值模拟系统等若干大科学装置和相应的交叉研究平台。